专业原创精品说说!

当前位置:首页 > 美词佳句 > 历史诗文 > 本文内容

靖远丧葬文化

发布时间:2022-05-17 18:47:44 源自:www.yilonglh.com 源自:天天句子网 阅读()

a1

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思想又推崇以“孝”治天下,主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百善孝为先”,孝文化遂成为社会伦理的核心,“孝”主要包含“生养、死葬”两个方面,故葬礼的隆重程度遂成为考验子孙是否孝顺的一项重要礼仪。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葬礼已大大简化、改革,新式的追悼会已现普及之势,但在甘肃靖远民间的葬礼上,依然可见古代葬礼的遗风遗俗。

在靖远,葬礼不但要礼节周到,规格还要高,隆重,孝子要哭的悲哀,亲戚朋友都要去祭奠,请来帮忙的人也很多,有看地方选日子的阴阳,有做棺材的木匠,有油漆的画匠,有吹锁呐的鼓乐,有大灶的厨师,这些人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就是大东,还要有一大帮招待服务人员,采购供水烧火掌盘洗碗迎接客人等。丧礼的程序非常复杂繁琐。除了做寿衣、盖老房(做棺材)、修茔(俗称“打墓”)、入殓(又称“殓棺”、“掩棺”)等程序外,还有以下十三项常见程序。

一、报丧及设灵堂

人死之后,子女要随即向亲友报告死讯及丧期、葬期等有关事情。报丧亦称“告丧”、 “赴告”“讣告”。在开吊之前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張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烛台和長明灯等。在沒有收殓之前,这盏長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謂"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須要搭灵棚。丧家要请纸匠做丧事中用的各种纸,最重要的是门头纸,俗称大纸。

二、丧礼中的礼制

晚辈給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來,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緣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來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三、追悼

进行揭碑追悼仪式时,首先请碑,请遗像,献果南茶奠酒,上香烧纸焚黄。请参加追悼仪式的礼宾就位,给礼宾披红挂花,然后鸣炮奏乐,一请礼宾两人揭碑。二是请一人宣读碑文,一般读碑文者是撰写者,因碑文没有标点,又有点文言成份,普通人有时读不下去。其它的礼宾都身披红被面,或红毛毯。垂手恃立两旁。三是娘家人讲话,请娘家人对死者的一生和子女的奉养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娘家人先评说死者功德,再论子女在死者生前是否孝顺。孝顺者,当众褒奖,可披红挂彩;反之则当众训斥。对死者有虐待行为者,则用丧棒抽打,甚而让其跪地,头顶烧纸盆,以示惩处。此时,不论娘家人如何挑剔责难,孝子们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恭和不敬。这其实就是一场孝敬和赡养父母的现场教育评审大会。四是来宾代表讲话。五是亲属代表讲话。六孝子泣读祭文。七是孝子代表致答谢辞。最后是礼成,礼宾退位,孝子致哀。这即是丧事中的活动高潮。

四、领羊,也称“领路羊”,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民间丧俗。领路羊一般多选白头、白蹄的全纯白大尾肥羯羊来充当。领的羊有娘家人拉来的羊,有东家准备问信的羊,有女儿拉来的羊,也有侄女儿和外甥拉的羊。

在领羊时,羊就成了亡灵的代表了,亡人的灵魂此时就附著在羊的身上,孝子们把羊围定后,主持人大东就开始说话了,问亡人有没有什么说的事,如果没有牵挂的人和事,就开毛大领,意思就是让羊浑身摇摆拌动。如果有说的,不放心的事就让当事人说出来,此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如有人恰好说准了亡人临终牵挂的人或事,这时羊全身抖动,鼓乐齐鸣,孝子嚎啕大哭。哪声面让人声泪俱下,置身其境,如不堕泪者其为人必不孝也。也有浇水遍地,羊始终不抖者,令敬献之人尴尬,最后只好在围观的众人的起哄圆场声中草草收场。

五、游铭旌,这是女婿外甥为了表彰死者生前美好的品德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女婿外甥手持铭旌,沿着街道大路巡游。巡游回来后,女婿外甥把着铭旌,跪在彩门前,不肯进门。这时候,就需要主家代表(一般都是死者的儿子)赎铭旌。女婿外甥一边哭诉对死者的怀念,一边诉说自己的辛劳,说自己为祭奠死者,鞋也跑烂了,钱也花光了等等。主家一边劝慰,一边给女婿外甥塞钱,要是钱达不到要求,女婿外甥就跪地不起,并抱紧铭旌不撒手。尤其死者年龄比较大的,被称为“喜丧”,在某些环节是可以嬉闹的,赎铭旌就是其中一项,为了热闹,双方拉的拉,劝的劝,围观者起哄嬉笑,最终以主家拿出双方可以接受的现金后,连夺带抢,将铭旌赎回,挂在灵堂。

欢迎分享转载→ 靖远丧葬文化

用户评论

© 2013-2021 - 天天句子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1006191号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