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原创精品说说!

当前位置:首页 > 美词佳句 > 历史诗文 > 本文内容

山东聊城服饰习俗

发布时间:2022-05-16 16:25:58 源自:www.yilonglh.com 源自:天天句子网 阅读()

a1

旧时聊城境内居民衣着崇尚宽肥适体,朴素大方。清末民初,乡绅富商等上层人士多穿左大襟长衫,外套马褂,戴红顶瓜皮小帽或毡帽、皮帽。农村居民多穿手工纺织的纯棉粗布服装。

色泽夏季多为白、棕或自产紫花棉色;冬季多为黑、蓝、灰色,款式均为传统中式,宽松肥大,穿脱便捷。裤子多为抿腰大裆裤,上衣通常为男对襟、女大襟,中老年则不分男女均为大襟褂,通常为男左襟、女右襟,衣扣为“蒜疙瘩”,冬穿棉袄、棉袍、衩裤,中老年用布带扎腿,头带毡帽头或三扇皮帽。青年妇女多穿高直领右开襟镶边褂,阔腿镶边裤、绣花鞋。

装饰品有耳坠、手镯、戒子、钗子、花冠等。青年知识分子喜穿大褂或制服。富商、绅士衣着以蓝、白为正色。其质料多为机织棉布、绸、缎、纱、麻等。婴幼儿及青年妇女多着红、绿等色,但质料主要是粗布。多为自做自穿,做工也较粗拙。

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求新、求美的衣着观念逐渐形成。50年代,男女上衣有中山服、国防服、青年服、列宁服,男人戴解放帽,女人蒙围巾。但多数中老年人仍习惯于穿手工缝制的粗布质料的传统便服。60年代初流行小裤脚,后流行大裤脚。“文化大革命”期间,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草绿色军装在青年中成为时髦服装。

山东习俗,山东文化,聊城习俗,聊城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 山东聊城服饰习俗

用户评论

© 2013-2021 - 天天句子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1006191号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