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原创精品说说!

当前位置:首页 > 美词佳句 > 历史诗文 > 本文内容

从军行这首诗的诗句-古诗《从军行》

发布时间:2022-05-08 20:50:14 源自:www.yilonglh.com 源自:天天句子网 阅读()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什么诗?

这是边塞题材的绝句。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写一场战争的大捷,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避实就虚,写大部队出发时威武雄壮的场面,然后用"已报"二字引出前锋部队的胜利,举重若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见王昌龄七言绝句的高度成就,以及其中表现出的豪迈的盛世气象。

原文具体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题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用的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旧题,原诗共有五首,此处选择的是第四首。

作者王昌龄(678—757),字少伯,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也有人说他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补秘书郎,调汜水尉、江宁丞,贬龙标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所以才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佳句入世)。人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初期,被刺史闾丘晓所害。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属于盛唐边塞诗派,因善作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赏析:

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写当时西北边塞自青海、祁连山到玉门关一带边防线上,战士们艰苦奋战的生活和高昂的斗志。

首先反映的是边塞激烈战斗的情景和将士们艰苦的生活。广袤的青海高原上,乌云低垂,连那白色的雪山也显得黯淡无光,战士们驻守在孤零零的城堡里,遥望着远处的玉门关。与敌人交战是常有的事,以至于穿在身上的金甲都被黄沙磨穿。“百战”,说的是战事频繁,战士们戍边征战时间之久远;“穿金甲”,表明战斗之激烈,生活环境之艰苦,表现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可是战士们并没有被眼前恶劣的环境和危险的战争生活所吓倒,而是表现出高昂的卫国热情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一定要等到彻底将敌人击溃才返回家乡。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从军将士的赞美之情。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在慷慨高昂中透出一股悲凉之气。语言简洁,声韵高亢。很值得回味

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

这是边塞题材的绝句。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写一场战争的大捷,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避实就虚,写大部队出发时威武雄壮的场面,然后用"已报"二字引出前锋部队的胜利,举重若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见王昌龄七言绝句的高度成就,以及其中表现出的豪迈的盛世气象。

原文具体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题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用的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旧题,原诗共有五首,此处选择的是第四首。

作者王昌龄(678—757),字少伯,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也有人说他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补秘书郎,调汜水尉、江宁丞,贬龙标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所以才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佳句入世)。人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初期,被刺史闾丘晓所害。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属于盛唐边塞诗派,因善作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赏析:

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写当时西北边塞自青海、祁连山到玉门关一带边防线上,战士们艰苦奋战的生活和高昂的斗志。

首先反映的是边塞激烈战斗的情景和将士们艰苦的生活。广袤的青海高原上,乌云低垂,连那白色的雪山也显得黯淡无光,战士们驻守在孤零零的城堡里,遥望着远处的玉门关。与敌人交战是常有的事,以至于穿在身上的金甲都被黄沙磨穿。“百战”,说的是战事频繁,战士们戍边征战时间之久远;“穿金甲”,表明战斗之激烈,生活环境之艰苦,表现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可是战士们并没有被眼前恶劣的环境和危险的战争生活所吓倒,而是表现出高昂的卫国热情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一定要等到彻底将敌人击溃才返回家乡。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从军将士的赞美之情。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在慷慨高昂中透出一股悲凉之气。语言简洁,声韵高亢。很值得回味

这是边塞题材的绝句。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写一场战争的大捷,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避实就虚,写大部队出发时威武雄壮的场面,然后用"已报"二字引出前锋部队的胜利,举重若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见王昌龄七言绝句的高度成就,以及其中表现出的豪迈的盛世气象。

原文具体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题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用的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旧题,原诗共有五首,此处选择的是第四首。

作者王昌龄(678—757),字少伯,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也有人说他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补秘书郎,调汜水尉、江宁丞,贬龙标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所以才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佳句入世)。人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初期,被刺史闾丘晓所害。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属于盛唐边塞诗派,因善作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赏析:

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写当时西北边塞自青海、祁连山到玉门关一带边防线上,战士们艰苦奋战的生活和高昂的斗志。

首先反映的是边塞激烈战斗的情景和将士们艰苦的生活。广袤的青海高原上,乌云低垂,连那白色的雪山也显得黯淡无光,战士们驻守在孤零零的城堡里,遥望着远处的玉门关。与敌人交战是常有的事,以至于穿在身上的金甲都被黄沙磨穿。“百战”,说的是战事频繁,战士们戍边征战时间之久远;“穿金甲”,表明战斗之激烈,生活环境之艰苦,表现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可是战士们并没有被眼前恶劣的环境和危险的战争生活所吓倒,而是表现出高昂的卫国热情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一定要等到彻底将敌人击溃才返回家乡。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从军将士的赞美之情。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在慷慨高昂中透出一股悲凉之气。语言简洁,声韵高亢。很值得回味

关注输送带的人也在看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什么诗?

去提问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王昌龄《从军行》诗句是?

113赞·1,724浏览2020-11-30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三 诗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90赞·1,849浏览2020-12-15

王昌龄的《从军行》古诗押的是什么韵?

从军行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shan) 孤城遥望玉门关(guan) 黄沙百战穿金甲(jia) 不破楼兰终不还(huan) 此诗押“an”韵

1赞·38浏览2020-03-10

《从军行》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1.出自: 王昌龄《从军行》 2.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4.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5.历史评价: 唐·岑参: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 唐·殷璠:“风骨”的代表。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 唐·司空图:国初,上好文章,雅风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江宁,宏思于李杜。

556赞·1,837浏览2020-09-11

从军行王昌龄是什么诗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鉴赏】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   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   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了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   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   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   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   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   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   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   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   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   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   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   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   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   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   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   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   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   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   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   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   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   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   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   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   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   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   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   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   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   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   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   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其三)   【原文】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 龙荒:荒原.   【鉴赏】   这首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三首.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   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   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   好安葬,   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   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   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唐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   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却感染着诗人。关   山迢递,戎马劻勷,奋槊进击,血染征袍……   从军行(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   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   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鉴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   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   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   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   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   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   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   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   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   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   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   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   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   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   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   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   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   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   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   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   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   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   边关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其五)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鉴赏】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   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   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   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   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   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   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   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   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   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   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   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   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   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   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   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   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   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   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   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   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   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   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   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   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   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   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   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   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从军行(其六)   【原文】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本篇描写了一个志在杀敌保边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络。薄汗:健马名。   [3]碎叶城:古城名,因城临碎叶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国托克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诏书。星驰:星夜奔驰。封宝剑:赐给尚方宝剑,作为封官的凭证。   [5]楼兰:古国名,见《从军行•其四》注5。   从军行(其七)   【原文】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10赞·704浏览2020-12-02

简短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朗诵-唐诗300首-幼儿古诗

幼儿古诗大全-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讲解,朗诵,早教启蒙古诗大全

北京童学慧教育咨询..广告

超详细诗的古诗教程视频-尽在快手APP

下载快手APP,小哥哥小姐姐给大家带来诗的古诗的基本动作和教程,喜欢舞蹈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kuaishou.com广告

为什么低学历的都当老板, 高学历的人才反而混的不好呢?

本人92年的,专A毕业,大三开始创业,现在进行二次创业中,现在的情况是刚好保本,估计17年能赚点小钱

1,122条回答·49,788人在看

那个每天宿舍起床最早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早起跟自律脱不了联系,而自律又是成功学大师口中的关键词。所以每个宿舍中习惯早起的那个“闹钟”后来的人

227条回答·10,985人在看

厕纸该冲掉还是扔纸篓?差别巨大,你可能一直做错了

上厕所时 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们 用完的厕纸 是扔马桶还是扔纸篓 首先要看纸的材质。 生活中我们用的纸主要分为两大类——“卫生纸”和“纸巾纸”。它们的质量指标、加工工艺和生产要求都大不相同

241,296人在看·603赞

弯腰腰痛,腰肌劳损瑜伽理疗有哪些动作?

瑜伽小甜

0播放

跟迪丽热巴做同学是什么感觉?

迪丽热巴长的确实很漂亮,但是班级里漂亮的女孩子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非常受欢迎,要么因为美貌被排斥。不过

100条回答·14,599人在看

大学时期那些不合群的人现在都变成了什么样子?

先说老滕吧,他比我们大两岁,是那种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平时也不太合群,学校组织活动一般都会找理由拒绝的

312条回答·16,619人在看

卫生间放它太危险了!很多家庭都这么做,赶紧改

住宅中,在卫生间得癌的风险最高,因为卫生间存放的化学物品实在太多。 为了自己的健康,以下内容请仔细查看! 1.卫生间门常开着为了保持通风 卫生间有异味又不能放除味剂,那怎么样才能排气呢?很多

49,984人在看·95赞

大学男生宿舍里有哪些令人震惊的骚操作?

有个男生,懒得出奇,躺在床上抽烟,烟抽了一半睡着了,然后剩余的香烟,点燃了被子,燃起熊熊大火,幸亏他

360条回答·82,855人在看

马云为什么对 “和尚买梳子”的案例如此反感?

乐客独角兽

80,138播放

童星出身的杨紫能否称得上“老戏骨”?

能,因为童星出道的杨紫演艺经历也有十几年之久了。杨紫,当红的内地小花旦之一。在最近

古诗《从军行》

从军行二首

唐 李白

其一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译文: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冲云霄。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扩展资料: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诗作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虽战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军行

《从军行》唐代杨炯,出自《乐府诗集》: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话释义: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5、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扩展资料: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从军行二首

唐 李白

其一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百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译文: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度冲云霄。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知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扩展资料: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道染,回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诗作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虽战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答“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从军行》唐代杨炯,出自《乐府诗集》: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话释义: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5、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扩展资料: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唐王昌龄的古诗

总共有7首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有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七首·其四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从军行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从军行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就找到这几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鉴赏】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

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

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了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

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

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

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

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

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

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

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

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

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

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

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

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

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

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

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

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

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

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

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

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

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

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

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

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

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

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

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

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

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

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

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其三)

【原文】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 龙荒:荒原.

【鉴赏】

这首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三首.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

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

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

好安葬,

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

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

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唐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

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却感染着诗人。关

山迢递,戎马劻勷,奋槊进击,血染征袍……

从军行(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

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

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鉴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

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

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

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

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

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

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

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

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

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

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

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

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

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

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

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

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

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

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

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

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

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

边关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其五)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鉴赏】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

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

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

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

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

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

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

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

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

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

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

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

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

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

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

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

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

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

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

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

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

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

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

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

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

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

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

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

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从军行(其六)

【原文】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本篇描写了一个志在杀敌保边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络。薄汗:健马名。

[3]碎叶城:古城名,因城临碎叶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国托克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诏书。星驰:星夜奔驰。封宝剑:赐给尚方宝剑,作为封官的凭证。

[5]楼兰:古国名,见《从军行•其四》注5。

从军行(其七)

【原文】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总共有7首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欢迎分享转载→ 从军行这首诗的诗句-古诗《从军行》

用户评论

© 2013-2021 - 天天句子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1006191号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